首页 资讯 正文

山西太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基层文艺展演举办

体育正文 260 0

山西太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基层文艺展演举办

山西太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基层文艺展演举办

2025年9月(yu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将开启新征程(zhēngchéng),迎来第一批新生。

作为山西大学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校区承载着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与(yǔ)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提升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促进(cùjìn)山西高等教育全面振兴,服务(fúwù)山西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什么选择在大同建设新校区(xiàoqū)?大同校区有何办学优势和办学举措,发展蓝图如何描绘?人民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山西大学(shānxīdàxué)校长黄桂田。

黄桂田表示,建设大同校区(xiàoqū)是山西大学落实(luòshí)《教育强国建设规划(guīhuà)纲要(2024—2035)》,融入京津冀(jīngjīnjì)协同发展等国家规划的(de)战略(zhànlüè)需要。大同市是京津冀向西拓展的门户城市,高铁(gāotiě)不到两小时可通达北京(běijīng),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当前,大同市正以“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为目标,强力建设“环首都太行山算力中心城市”,做大绿色低碳产业,做强低空经济和通航产业,做精做大健康产业。这为大同校区直接面向大同市乃至京津冀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为大同校区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广阔的平台(píngtái)。

对山西大学而言,建设大同校区也是落实教育强省(qiángshěng)目标,回应(huíyìng)山西人民上好大学的(de)(de)期待,服务山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同校区将(jiāng)推动山西大学在满足山西人民上好大学的愿望上实现新突破,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山西建设中西部地区(dìqū)优质教育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样板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这也是山西大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构建多元、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tǐxì)的发展需要。建设大同校区将推动山西大学学借鉴一流大学办异地校区的成功经验,把山西大学改革发展与山西省区域(qūyù)发展规划(guīhuà)拧成一股绳、下(xià)成一盘棋(yīpánqí),拓展学校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形成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强大动力。

关注点一:大同校区将设置哪些学科专业,招生规模有(yǒu)多大?

“我们(wǒmen)在大同校区学科专业(xuékēzhuānyè)设置上重点突出一个‘新’字,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布局新文科(wénkē)、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黄桂田说。

在本科专业设置(shèzhì)上,大同校区将(jiāng)布局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gōngchéng)、新能源科学(néngyuánkēxué)与工程、储能(chǔnéng)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智慧(zhìhuì)农业、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软件工程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2025年将首批设置软件工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智能科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器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历史学(遗产保护传承)等7个本科专业。这些(zhèxiē)专业以山西大学(shānxīdàxué)现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牵引,突出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强化本科专业设置与研究生学位授权点(shòuquándiǎn)布局的内在联系,将逐步(zhúbù)实现本硕博全周期培养(péiyǎng)。

“按照规划(guīhuà)设置的(de)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hé)培养能力,初步确定大同校区2025年(nián)本科招生规模为1000人(rén)左右。到2026年,大同校区将开始招收研究生(yánjiūshēng),当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人左右。到2028年,大同校区当年拟招收本科生规模11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5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3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约5000人。”黄桂田介绍。

关注点(guānzhùdiǎn)二:大同校区将如何配备高水平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山西大学(shānxīdàxué)大同校区在2025年(nián)设置的7个本科专业,共涉及6个学院(xuéyuàn),分别是历史文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huàgōngxuéyuàn)、电力与建筑学院、自动化(zìdònghuà)与软件学院。6个学院现有专任教师(jiàoshī)836人,其中教授209人,副教授333人。学校将(jiāng)优先选派(xuǎnpài)校本部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的优秀教师赴大同校区授课。目前,已经确定了将赴大同校区任教的7个专业课教师团队和6个公共课教师团队,包括教授127人、副教授154人,其中包含数十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一流专家。

“学校将(jiāng)积极争取国家及山西省人才政策(zhèngcè)支持,在大同校区定向(dìngxiàng)引进高层次人才,例如高水平学科(xuékē)带头人、行业专家及‘双师型’教师(jiàoshī)。采用‘晋阳讲学计划’等灵活的柔性引才方式,从京津冀地区及国内外知名(zhīmíng)高校聘请顶尖学者、实验技术专家及高级工程师。”黄桂田表示。学校还将与地方政府和(hé)重点产业企业合作,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项目,保证大同校区相关学科专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据介绍,在教学管理上,大同校区设立的(de)7个专业是校本部(xiàoběnbù)相关学院的延伸,日常(rìcháng)教学管理工作由校本部6个学院派出专业团队具体负责,与(yǔ)校本部的相关专业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优先(yōuxiān)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赴大同校区工作。大同校区还将与校本部同步共享山西大学在线课程、同步课堂、智慧(zhìhuì)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各类数字资源。

关注点三:大同校区将布局(bùjú)哪些重点科研机构?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所高水平研究(yánjiū)型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zhòngyào)体现。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设置新专业的6个学院,拥有多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机构(kēyánjīgòu),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有5个:光量子技术(jìshù)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gōngchéng)(gōngchéng)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kēxuéyánjiū)和人才培育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jiàoyùbù)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山西省化学、计算机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zhōngxīn)是最早的一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全国首批二十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之一。

“我们将推动这些重点研究机构在大同校区进行布局发展,将学校的(de)(de)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与大同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产出更有影响力和(hé)(hé)贡献度的科研成果(kēyánchéngguǒ),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黄桂田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shì),大同校区设置的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这是由(yóu)教育部推动建设的全国第三个新体制研究生院。这个研究生院由山西大学牵头组织,与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shíkè)研究院、克孜尔石窟研究所(yánjiūsuǒ)等研究单位协同共建,将整合国内石窟研究领域高水平院校优质办学资源,以及相关石窟研究机构研究优势和(hé)一线实践资源,加快推进急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成(jiànchéng)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发展(fāzhǎn)方面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高地(gāodì)。

同时(tóngshí),山西大学还(hái)将在大同校区建设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具有国际性(guójìxìng)、创造性和(hé)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布局和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这个研究院将整合布局山西大学相关学科现有的国家级科研资源(zīyuán),还将布局前沿科学研究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山西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píngtái),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科技考古等科技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大同校区将深入推进本科生(běnkēshēng)学业导师制,优先选拔教学科研(kēyán)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融入科研团队机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iàoyù)与大学科研创新紧密结合(jǐnmìjiéhé),鼓励更多(duō)有潜力的优秀本科生走进高水平科研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xùnliàn),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形成更好的拔尖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黄桂田说。

关注点四:大同校区将如何促进学生高质量(gāozhìliàng)就业?

黄桂田表示:“山西大学始终(shǐzhōng)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jiùyè)工作,大同校区将持续深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精准对接区域经济,拓展高质量就业市场,促进(cùjìn)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据介绍(jùjièshào),山西大学将积极构建招生—培养(péiyǎng)—就业全链条工作体系(tǐxì)。在招生方面,大同校区布局的学科专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缺口大、就业前景(qiánjǐng)好的专业方向,能够精准对接大同产业发展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

在人才培养上,大力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kāizhǎn)项目式学、探究式学、问题导向式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jiějuéwèntí)能力。加快推进课堂学与(yǔ)实实践有机融合,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实训(shíxùn)基地,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zài)就业指导和促进方面,学校将整合学校、学院、教师、企业等(děng)多方面力量,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支持体系,包括政策与法规讲解、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zhèngquè)的就业观,设定(shèdìng)合理的就业目标,全面提高就业能力。

黄桂田说:“学校(xuéxiào)将(jiāng)搭建行业(hángyè)发展(fāzhǎn)动态与人才需求信息共享平台,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方向,优化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学校将充分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深入落实(luòshí)‘万企进校园’计划,大力开展(dàlìkāizhǎn)‘访企拓岗’行动,鼓励毕业生主动投身大同市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积极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注点五:大同校区校园建设如何?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规划(guīhuà)?

黄桂田介绍:“大同校区校园建设得到山西省(shānxīshěng)委、省政府,大同市委、市政府以及山西省教育厅等各级有关部门的(de)大力支持。大同市将位于平(píng)城区和(hé)云冈区的两个成熟校园整体划拨给山西大学,占地面积达到549亩(mǔ)。同时,在平城区预留土地675亩,已经完成控制性规划调整工作。”

目前,大同校区校园建筑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píngfāngmǐ),按照2028年在校生(zàixiàoshēng)(shēng)5000人规模(guīmó)计算,大同校区生均占地面积73.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42.5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6.98平方米。学生宿舍将按照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生二人间、博士生单人间的标准(biāozhǔn)进行配置,极大改善学生的日常生活(rìchángshēnghuó)条件。大同校区前期投资3亿元购置(gòuzhì)全新教学实验(jiàoxuéshíyàn)设备,同时将共享校本部图书资源,馆藏图书256.39万册,数字资源1547.95万册,数据库212个。

总体(zǒngtǐ)来看,大同(dàtóng)校区在生均办学空间、教学科研资源(zīyuán)等方面均达到相关指标要求,为校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de)空间保障。同时,大同校区还是园林化的绿色校园,校内现存的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建筑群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中国近代(jìndài)校园建筑设计的典范。

“按照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大同校区将重点布局(bùjú)新能源、人工智能、文化遗产、智能科学与技术(jìsh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四新’专业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将发展成为面向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黄桂田表示。届时(jièshí),山西大学将逐步把(bǎ)(bǎ)坞(wù)城校区建设(jiànshè)成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发展的汇集区,把东山校区打造为山西科技创新的集聚地、辐射地,形成多校区一体谋划、一体管理、资源共享,各校区特色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未来,大同校区(xiàoqū)还将拓展(tuòzhǎn)学科专业和招生规模,围绕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fāzhǎn)需要,依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情况,持续细分、拓展学科专业,加快布局生物医药、现代康养、国际文旅、“双碳”等领域的学科专业。推进“人工智能(réngōngzhìnéng)+学科”行动,培育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使学科专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jiégòu)进一步优化,院系组织保障持续跟进并强化(qiánghuà)。到2032年(nián),大同校区在校生规模将达10000人。

在校园建设上,大同校区(xiàoqū)将在现有(xiànyǒu)校园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建设需求,适时推动(tuīdòng)675亩规划用地用于校舍及配套(pèitào)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届时,大同校区校园面积将达到1200亩,建筑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成为(chéngwéi)特色鲜明的智慧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

“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jiāméng)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共同开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特色校区的美好未来!热烈欢迎高考(gāokǎo)考生报考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与百廿学府同成长(chéngzhǎng),与大同校区共进步,在这所全新的校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成为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书写更加绚丽(xuànlì)的青春华章(huázhāng)。”黄桂田表示。(本文内容为推广)

山西太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基层文艺展演举办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